福州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环评公众意见征询
时间:2018-05-09 00:51:42    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会

一、建设规划调整概况

本轮建设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对象包括5条线路,共12.625km,分别为1号线延伸段、2号线延伸段、4号线延伸段、5号线延伸段和6号线东调段。本轮建设规划调整线路不新增车辆段、停车场和主变电所。工程概况如下:

①1号线延伸段

1 号线延伸段工程起于已批复1号线终点下洋站,出下洋站后沿道路南行,至规划CBD 地块西侧路中设置三江口站,该站为1 号线全线终点站,为地下一层侧式车站。延伸段线路全长约1.055km,全为地下线,设三江口站一座,为地下一层侧式车站。

②2号线延伸段

2号线延伸段工程起于已批复2号线鼓山站终点,线路出鼓山站(不含)后往南,沿福马路敷设,至洋里新苑和六一佳园之间设洋里站,为地下二层侧式站,考虑远期延伸条件。延伸段线路全长约1.18km,全为地下线,设洋里站一座,站间距0.969km。

③4号线延伸段

4号线延伸段包括两部分,分别为4号线延伸段西段和4号线延伸段南段。

(1)4号线延伸段西段

4号线延伸段西段(橘园站-园亭路站(不含))线路全长1.1km,线路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置1座车站。起点橘园站位于橘园洲工业园东侧纵一号路与横二号路路口,出站后线路向北沿纵一号路走行,至西山西侧下穿地块转向园亭路,与一期工程园亭路站衔接。

(2)4号线延伸段南段

4号线延伸段南段(螺洲镇站(不含)-帝封江站)线路全长1.7km,线路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置1座车站。线路自螺洲镇站向西下穿螺洲大桥后至官产洲,设帝封江站与快线、5号线换乘,为本段线路终点。

④5号线延伸段

5号线起点延伸段为起点至普觉寺中间风井段(不含中间风井),约为2.3km,设地下站一座,为起点荆溪新城站。线路自起点沿甘洪路走行,于甘洪路和入园路路口设地下三层岛式荆溪新城站,站后设双出入线接停车场,荆溪新城站为换乘站。出站后沿道路向东南走行,随后拐向南,下穿闽江,下穿淮安半岛山体后拐入上下店路。

⑤6号线东调段

6号线东调段工程主要位于滨海CBD地区。线路西起在建万寿站,出站后沿规划道庆路道路直行,至规划道路交叉口设滨海北站,出站后南拐至东西向规划道路,并沿该规划路直至终点。线路全长约5.29km,采用地下线敷设方式,设车站6座。

二、环境影响

轨道交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城市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二是对沿线区域声、振动、电磁、水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从环境因素的性质特征看,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涉及区域广、方案和环境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其对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环境和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呈宏观特性,影响范围和程度难以准确预测;而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因方案确定、受影响的敏感点和环境具体明确,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并可据此提出具体明确的环保措施。

(1)对城市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城市生态系统是由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集地,由其构成的这一系统中,可分为生物系统、非生物系统、社会系统。

轨道交通建设对该系统的影响,在生物系统方面主要是对植被、城市绿化系统等的影响;在非生物系统方面主要是对人工创造的物质系统中道路交通设施的影响、对环境资源系统中土地资源的影响、对能源系统中自然能源(水电)和化石燃料(煤电、燃油)的影响;在社会系统方面主要是对居民、企业的拆迁造成的社会影响、对各类文化、自然保护设施的影响等。

本次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是在确保符合城市性质、城市发展目标、产业结构、生产布局等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编制的,因此,它与环境保护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等城市专项规划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且相互影响和制约。

(2)对相关环境要素的影响

根据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经验和实际运营结果,总体上讲,其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是以能量损耗型为主,即噪声、振动、电磁辐射,以物质损耗型为辅,即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影响从空间概念上可分为以下单元:地下段、车辆段(车辆基地)、变电所、冷却塔、风亭等。

从时间序列上可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规划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和运营期。施工期相对运营期而言时间较为短暂,且多数随工程行为的结束,环境的影响也将逐渐消失;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将是持久的、长期的。

三、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为了使本轮福州市城市轨道建设规划调整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尽量减缓城市轨道交通可能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我们真诚地希望您提出本轮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有关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我们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您的意见和建议,将您的宝贵意见、建议向有关部门反映。

您可以通过信件、邮件或电话的形式将以下公众意见征询表反馈给我们,也可以直接提供宝贵意见建议,我们的联系方式是:

公示单位: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福州市仓山区东部办公区1号楼11楼 邮编:350007

联系人:陶工 电话:0591-83356975 Email:tlb83360297@163.com

环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745号邮编:430063

联系人:张工电话:027-51184667 Email:283015349@qq.com

反馈期限: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信函以邮戳日为准)。

四、信息发布的有效期限

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

2018年4月28日

附件:公众意见征询表

附件1:

《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2015~2022年)》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征询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职业

工人□ 农民□ 机关干部□科教文卫□ 商业工作者□ 个体经营者□

工作单位或住址

联系方式

1、您认为本轮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对福州市的有利方面

发展地区经济□ 改善生态□ 增加个人收入□ 改善交通□ 其它

2、您对福州市交通现状感觉如何?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无所谓□

3、您对福州市的环境现状感觉如何?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无所谓□

4、您认为本轮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实施后可能存在哪些污染源?

废气□ 污水□ 噪声□ 振动□ 电磁辐射□ 固体废物□

5、您认为本轮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的实施可能对本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噪声污染加剧□ 大气污染加剧□ 振动影响加剧□ 生态破坏□ 其它

6、您认为本轮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的实施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吗?

会□ 不会□ 不知道□

7、您认为本轮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规划线路合理吗?

总体合理□ 基本合理□ 局部不合理□ 不合理□ 不知道□

8、您对本轮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所持态度

支持□ 不支持□ 有条件支持□ 无所谓□

9、从环保角度您对本轮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有何建议?

10、您对规划实施过程中防治污染和环境建设有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