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
时间:2010-04-22 07:51:27 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会
福州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1月正式成立,是福建省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企业,服务于福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公司目前负责福州轨道交通的规划和施工,在未来将负责福州轨道交通1—7号的运营和管理。现任董事长为陈继鹏同志; 陈路同志任副董事长。
福州的地轨道交通规划起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福州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就已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规划。
1995年,福州开始轨道交通规划的具体运作,在城区规划了6条主线和2条支线。
2002年7月,福州市规划局和上海交研所共同编制了《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围绕建设“一中心,6组团”的城市布局结构,初步提出远景形成两纵一横一环(4条线)网络架构,总长约136.2公里。
2007年,完成《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修编工作,确定了“有环放射式”结构,线网由7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全长约180公里,共设站134座,其中转车站为16座。
2007年9月,福州市政府批复同意了《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修编。为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市政府还成立了以郑松岩市长为组长的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发改委开展工作,具体负责福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工作。
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咨询公司于2008年5月9日至11日在榕召开《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评估会。与会专家认为,福州已具备建设城市快速轨道的基本条件。至此,备受关注的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通过国家发改委委托的中国国际咨询公司评审。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在主城区将形成“有环放射式”结构。线网由7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全长约180公里,共设站134座,其中换乘站16座。2号线长26.5公里,计划2018年前建成通车。其中1号线(北连新店居住区,南接规划的铁路南站大型交通枢纽)将率先建设,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立项,2009年动建,全长28.8公里,全为地下线,设站24座,计划2014年建成通车。
根据规划,1号、2号线在中心城区形成“十”字形骨架,与正在建设中的温福、福厦铁路等相交叉。
1号线:是线网中的南北向主干线,全长28.8公里,全为地下线,设站24座,计划2014年建成通车。其北连新店居住区、铁路福州站,经市中心,向南深入重点发展地区——南台岛,连接规划的铁路南站大型交通枢纽和东部新城,串联晋安、鼓楼、台江、仓山四区,与城市“南进”发展吻合。
2号线:是线网中东西向主干线,西起上街大学城,东至鼓山,全长26.5公里,设站22座,地上5座,计划于1号线动工后适时启动建设,2018年前建成通车。2号线连接中心城以及被闽江、乌龙江分割的金山地区、闽侯地区,将有效缩短大学城、金山生活区、鼓山生活区与城市中心的距离。
3号线:是南北向加密线,全长27.2公里,设站22座。其从起点经福飞北路后,在福州北站与1号线换乘,后过东岭跨乌龙江。它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南台岛西南部、台江商务中心与旧中心城区的联系。
4号线:西起汽车西站,沿杨桥路在东街口与1号线换乘,至前横路折向南行至闽江北岸,跨闽江后经金浦小区、仓山科技园,经规划中的东部新城至新行政中心,全长25.2公里,设站22座。将促进近期建设的东部新城会展中心地区的发展。
5号线:全长15公里,设站12座,是7条线路中最短的一条。它西起洪山桥,在金洲路与2号线换乘,起终点均与4号线相连。5号线贯穿南台岛中西部,有利于金山、建新、仓山各分区开发建设,与4号线形成环形,可减轻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6号线:全长32.4公里,设站16座,是7条线路中最长的一条。它起于南台岛东部新城,过闽江至马尾,至下洋跨越乌龙江,经营前镇、吴航镇,穿滨海新区至长乐国际机场。它的建成,对于连接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城,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功能,支持长乐、滨海地区建设等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7号线:是为滨海新城预留发展的一条线路,全长29.1公里,设站16座。它起于长乐金峰镇,经郑店、漳港镇、文武砂镇至江田镇,主要沿规划的滨海新城交通干道布设。